当前位置:灵犀小说吧> 历史脑洞

> 王夫之读通鉴论通读本

历史脑洞

王夫之读通鉴论通读本

王夫之读通鉴论通读本

作者:启个名字真的好难啊

更新:2025-03-13 20:29:15

状态:完结

主角: 汉朝,就会,刘秀

男女重点人物分别是【汉朝,就会,刘秀】的历史脑洞,历史,三国小说《王夫之读通鉴论通读本》,由实力作家“启个名字真的好难啊”创作,故事情节紧凑,引人入胜,本站无广告干扰,欢迎阅读!本书共计796857字,565章节,更新日期为2025-03-13 20:29:15。目前在本网 htzmr.com上完结。小说详情介绍:《读通鉴论》是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的史论杰作。69 岁动笔,直至逝世前完稿,凝聚其毕生心血,全书约 60 余万字 。该书以司马光《资治通鉴》所载史实为基础,系统评论秦至五代的封建社会历史。共 50 卷,每卷依朝代划分,各代中以帝王名号为目,共 30 目,其下又细分专题,卷末附叙论四篇。王夫之借由对历史事件、人物的臧否,深刻剖析历代兴衰成败、得失利弊,探寻历史发展进化规律,期望 “推本得失之原,立一成之型”,为国家复兴提供借鉴。它并非单纯的历史著作,而是王夫之的历史沉思录。既反映明清之际的动荡历史,也沉淀着他痛苦与矛盾心境下的深刻反思。王夫之批评君主聚敛、滥杀,斥责奸臣乱纲、引狼入室,批判学风衰败、舍本逐末等,几乎涵盖历代政治、经济、文化等领域。同时,他提出 “事随势迁而法必变”“理势合一” 等观点,批判封建史学的 “正统论”,具有进步意义。不过,受时代局限,王夫之思想也有保守之处,如认为封建君主和思想观念不能变,阅读时需辩证看待 。《读通鉴论》文采斐然、议论纵横、新见迭出,全面展现了王夫之进步的历史观和政治思想倾向,堪称传统史论中的瑰宝 。

《王夫之读通鉴论通读本》精彩片段

导致社会大乱。就算上面没有昏庸的君主,下面没有奸佞的小人,

人们也能免于饥饿寒冷和死亡,可大乱还是必定会发生。风俗一旦变得淫乱,

灾祸就会在不知不觉中降临,又有谁能察觉到它是从哪里开始的呢?

  汉朝那些虚伪的儒者,表面文章做得漂亮,却不明白其中的真谛,他们沉迷于异端邪说,

和巫史没什么两样,这种危害已经非常明显了。近代那些窃取儒者之名的小人,不迷信鬼神,

却沉迷于佛教,佛教,其实是一种更为高深的“鬼神之说”。他们以良知为幌子,

以无所顾忌为行事准则,把抛弃廉耻、舍弃君主和亲人当作大公无私。

所以即便上面的君主没有明显的失德行为,下面也没有权奸当道,但社会却像浮萍一样散乱,

像水波一样动荡,没过几个月就把国家拱手让给了别人,比汉朝灭亡得还要迅速。

这些毫无忌惮的“儒者”,败坏风俗,让天下沉沦,其危害比毒蛇猛兽还要厉害,

却侥幸逃脱了惩罚。有良知的人,难道能不在历史的定论中对他们进行批判吗?

  君子用来治理天下的正道,

是小人无法窃取的;即使这些正道不一定完全符合先王的常规道理,但只要能治理天下,

也一定是小人无法盗用的。君子治理天下的方法,有内在的实质,也有外在的形式。

那些外在的形式,是情感深厚到一定程度后,自然而然展现出的美好。

而且当君子的忠信之道遍及天下,上天庇佑,人心归顺,这些形式自然可以作为一种装饰,

让其更加光彩照人。但这些都是内在实质的外在体现,君子不会把它们当作治理天下的根本。

于是小人就窃取这些形式,他们的真实情感隐藏起来,让人无法察觉,

天命和人心的真实状态也无法显现,小人就模仿这些形式,还觉得这就是君子之道,

丝毫不感到羞愧。这么看来,小人能窃取的东西,肯定不是君子所推崇的,

这一点再明白不过了。  分封制、井田制、肉刑,这三种制度在夏、商、周三代长期施行,

让国家实现了长治久安,但小人却无...